你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资讯

从投资人到充电桩桩家

2015/2/25 13:15:56      点击:

2012,我第一次有机会接触到了美国的电动汽车产业的一批新能源汽车及相关服务。现在,大家对Elon Musk和他的Tesla已经耳熟能详了,他已被中国创业屌丝们捧成了乔老爷之后的又一个大神,但两年前,公众对于model S惊叹之余还充满怀疑。与之同一起跑线的Fisker却历经天灾人祸,最后沦为万向的收购标底。而Chargepoint,这家在当时全美从事五千多个充电网点运营的企业,却稳稳当当获得BMW的千万美元级别注资。

中国早就嚷嚷着要弯道超车发展新能源汽车,但比起Tesla,中国可能真正需要的是Chargepoint这种默默地做苦活累活的公司,把基础设施和运营软件的问题解决好。于是,我就把目标放在了中国的Chargepoint。

我是给电动汽车装充电桩的

我们这家公司叫“聚电”,我希望这家公司未来聚的是人,做的是电。朋友说名字取的不好,看名字不知道这公司是做什么的,于是我每次都要花很多时间解释我们是给电动汽车做充电桩网络的,真正做“桩”家的,不过我觉得名字没那么重要。


《精益创业》这本书对创业有个形象的比喻,创业不是火箭升空——提前周密的设计好每个环节,一切按照既定步骤和轨迹精确控制;而更像是大清早开车出门,何时踩油门何时打转向是预判不得的,但目的地和大方向必须是确定的。

可能很多人认为创业应该要先要有一张宏伟的蓝图和一个牛逼闪闪的产品,但真实情况是,你需要先有个办公室和第一批员工,你最重要的工作不再是与人饮茶吹水,而是要保证在每个月底及时支付工资,维持团队和自己的生存。带着团队在打怪求生中不断完成升级。起先我们只是想为合作伙伴做好配套服务,把一个区域经营好。但合作伙伴的供货时间一再跳票,拿到产品又问题百出。夹在客户和厂商之间,我第一次感到无法履行承诺的窘境。大病了足足两个月时间后,我决定增加投入,自己来开发系统和软件,自己做产品经理,并且替厂家来测试产品。市面上首先缺少的稳定的充电设备,我们就先着手开发自己的设备;之后是缺少统一的标准,我们就拉着合作伙伴找车厂一家家对标调试;产品能用之后紧接着课题就是产品好用,于是我们又踏上了漫漫的设备智能化、以及移动互联网客户端的开发之路。

低头赶路了18个月后,回头望,我们竟也能创出了几个第一——国内第一台适配国、欧、美标的充电设备;第一款真正具备远程通讯、预约、支付的充电桩;第一个用于电动汽车充电位置查找、预约、支付和管理的手机App“聚电桩”;这些又组成了国内第一个针对社会运营需求的电动汽车充电及运营的管理系统。

我不是技术出身,也对技术没什么迷恋,而且在目前的BAT时代,任何技术门槛都是相对的概念。我们能做出来的,别人也能做出来。我的团队可以在短时间再复制一个和微信一模一样的App,但真正的赢家门槛是亿万用户随时使用,整个系统稳定而流畅,以及由此建立起了品牌信任和用户口碑。所以做出产品只是第一步,如果没有后续的用户检验,连产品本身也是不完整的。

上海的“老年人充电”尴尬以后,我们的团队在讨论产品用户体验时,脑子里不再是那群用着iPhone6 plus的特斯拉车主,而是自然地浮现出我父母那代人。他们在家可能连机顶盒遥控器都要子女帮忙设置,如果他们走到我们无人值守的充电点前,能方便地给自己的车子充满电,于我会有莫大的成就感。

不过这仅靠我们一家公司是无法实现的,中国未来将有更多的电动车主有充电的需求,同时也将涌现很多人愿意为他们提供服务。我们要做到是将我们的设备和系统提供给这些人,我们内部把这些愿意安装并共享充电桩的客户尊称为“桩主”。我们眼前能做的就是服务好桩主,再通过他们服务好越来越多的电动车车主。

前投资人和投资人谈投资

和所有的创业公司一样,我们的合伙人每个人的背景五花八门,有从事了十几年互联网开发的技术宅,也有在高盛这样的大公司熏陶过放下身段做苦力的……但共性就是我们都是同龄人,揣着一点小理想小情怀,聚在一起想要做些有益的事。还有不少外围的合作伙伴,上市公司总工程师、大互联网公司运维负责人、整车厂的部门负责人、大学老师等不一而足。台搭好了,不可避免的,我们也要开始和投资人打交道了。

不过原来的职业生涯并没有为我和曾经的同行打交道占到什么便宜。

一次一个国内一线风投公司派出的“工作小组”来我司尽职调查,领队的总监在问了我的管理团队将近一个钟头后,提到让我们给出各自的具体工作简历。当到看到我七年的投资工作经历后,这位加入投资行业两年的总监好像突然就失去了再问下去的兴趣。可能引起了他某种自我保护的本能。我的一位同事后来调侃,不了解情况的真不知道会议桌哪边坐的是投资人。这时我才留意到我们的团队都西装革履,正襟危坐着听对方侃侃而谈,但投资人熟悉的经典场景应该是:几个格子衬衫牛仔裤的小伙子眉飞色舞天马行空地对几位西装佬讲商业模式,对于投资人而言,我们略有点“早熟”。

有人开玩笑说,现在各个行业归结起来只有三种商业模式——“to B,to C和to VC”。老实讲,我原来做投资人的时候就很反感第三种模式,今天我坐到了桌子的另一面,仍然排斥这种经营理念。别人的钱只能用来锦上添花,决不能当救命钱,更不能当收入。自己的盈利模式不靠自己趟出了,又怎么忽悠别人来替你趟浑水。对投资人、对合作伙伴和加盟者,我第一句话都是“这个行业的钱不好赚,您确定要加入进来么?”

刚上路的时候,我们没指望做多大、赚多少钱,现在还是这个初心。我的目标就是这家公司在未来几年内始终不用为存活的问题分心,稳稳地做些现在能做的事情。每位客户都是不同个性、不同背景的个体,我们就要一个又一个的一路服务下去,别走偏,有提高就可以了。

八零后的机会?

投资人的身份让我有幸接触了很多创业团队,我感到中国的各个产业领域主要还是一群六零后七零初的企业家所把持,九零后主要依靠一些创新的idea,利用互联网的低进入门槛,做出一些轻资产的商业模式,然后迅速和资本对接,实现突围。同行一家知名基金还专门成立了“九零后”创业投资基金,口号是专门投九零后的创业者。八零后还没等疯狂呢就被忽视了么?作为一个资深八零后(笑),我们这一代人的机会在哪里?

我以我自己为例,觉得要想真正做好新能源汽车的配套服务,要懂车、懂机电、懂嵌入式软件,这些需要沉下心来钻研,还要有主动去和政府、地方的大国企、大地产商、物业公司、大车厂来对接,这些需要有能力担当、有勇气退让。另一方面,你的团队要知道行业的最新趋势,要有创新思维,主动拥抱互联网的每一次变革,还好,这方面我们也能做到,因为我们还不算太老,也不是既得利益者。

所以,我认为八零后创业者有机会突围的领域一定是需要我们既要能吃苦,也要会玩票。懂得游戏规则,也知道如何打破它。

二零一五年,我身边又多了好几个伙伴,我们的客户名单又增加了好几页。公司搬到了更高大上的场所,在那里我们准备搭建自己的运营服务中心。我在自己的To Do List上,在完成“投资人向创业者的转型”这一栏上,画了个勾。

注:本文作者系新能源类创业公司CEO